首页
输液反应及防治措施 处理
关注者
2
被浏览
6814

一、发热反应: (一)、原因 发热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或橡皮胶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二)、症状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三)、防治 1、 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针剌合谷、内关;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 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 3、 耳针治疗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可在肢体对侧耳上选神门、肾上腺穴进行针灸,作强刺激后留针至输液结束。 4、 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二、循环负荷过重 (一)、原因: 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二)、症状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从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啰音。 (三)、防治措施 1、 发现上述问情况,立即停止输液。 2、 输液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患心脏病、老年及儿童患者,尢须特别注意。 3、 如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须立即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声心脏负担。 4、 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最好使氧气温通过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因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5、 视病情给镇静剂和扩张血管药物,及洋地黄等强心剂。 6、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剂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并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止血带的解除应逐渐进行。此外,静脉放血200ml-300ml也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但贫血病人禁用。

三、静脉炎 1、 原因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剌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旨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2、 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预防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剌激务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剌激性的药物如四环素,氢化可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 治疗 (1) 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的酒精或50%的硫酸镁行热湿敷。 (2) 超短波治疗。 (3) 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用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g,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60g,天花粉300g,将药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本方有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作用 外敷后病人有清凉舒适感,起止痛、消炎作用)。 (4) 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 原因 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引起严重缺氧,可立即导致死亡。 2、 症状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地的、持续的"水泡声"。 3、 预防 输液时避孕药须反空气排尽。如需加压输液时,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 4、 治疗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肺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动右心室,壁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 (2)、氧气吸入

输液反应及预防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发布于 2007-08-03 14:00:33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7条评论
  输液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它能直接使药物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见效快,疗程短,减少患者痛苦,甚至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但一定要掌握严格的适应证,不能滥用。有的农村把输液当作“时兴疗法”、“百病良方”,什么病都输液,而且对输液用具的消毒,输液药品的质量,输液量、速度(即滴速)等不太重视,所以发生输液反应屡见不鲜。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   1 原因与机制   1.1 发热反应 是输液中一种常见的反应,常因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引起,多由于输液用具消毒不严或变质,细菌污染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选用不当、某些物质有配伍禁忌,输液过多、过快、过凉,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在20世纪90年代曾报道有人抽查了8所重点医院的输液制剂,不合格率竟达80%,有的制剂含有超过规定几倍到几十倍的微粒,输液微粒肉眼不易观察到,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或保存不妥,以及个别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等。其机制是输液过程中某种因素直接或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1.2 急性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量骤增,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其机制是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1.3 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是在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所致。   1.4 空气栓塞 输液导管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输液时导管气体未排尽而使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气体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但是如果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可造成立即死亡。   另外,少见的输液反应或并发症有变态反应、肉芽肿、肿瘤(石棉微粒引起)等。   2 治疗方法   输液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要镇静、不要惊慌,要及时检查判断是否属于输液反应,并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   2.1 发热反应 立即调整液体,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吸氧。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者静注可拉明10~20g/次,3~5min后,再静注654-2 0.3~0.5mg/(kg·次),654-2能解除毛细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并能降低体温,可拉明能调节植物神经,使皮肤潮红温度增加,能缓解、缩短寒战期症状,两药伍用起协同作用。高热可物理降温。   2.2 急性肺水肿 减少回心血量,下肢捆扎。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可用速尿20mg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或毛苷毒K 0.25mg加入50% GS 20ml静脉注射。并输氧治疗。   2.3 血栓性静脉炎 给予相应的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   2.4 空气栓塞 预防为主。   3 讨论   输液反应如能及时正确处理,多数可在短时间恢复正常,也有少数患者虽经及时处理但后果仍然严重,或留有严重后遗症,所以对待输液反应,绝不能等闲视之。   (编辑 晓 青)   作者单位: 628400 四川省苍溪县红十字医院内科
  • 2007-08-03 14:08:51 · IP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回复 0点赞
感谢分享,学习,现在一输液就提心吊胆的,就怕遇到输液反应!
  • 2007-08-04 08:46:53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如能及时正确处理,多数可在短时间恢复正常.少数患者虽经及时处理但后果仍然严重.怕遇到输液反应
  • 2007-08-06 10:52:58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huangliangqq 于 2007-8-6 10:52 发表 http://images.5d6d.com/orig/common/back.gif 如能及时正确处理,多数可在短时间恢复正常.少数患者虽经及时处理但后果仍然严重.怕遇到输液反应 是,很有同感:handshake
  • 2007-08-06 11:30:3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很有同感,就怕遇到,天天提心吊担的行医,难那。。。。。。。。。。。。
  • 2007-08-08 11:24:32 · IP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回复 0点赞
学习了谢谢
  • 2008-06-11 16:10:29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鹤壁市
    回复 0点赞
在几个月中能有好几次输液反应,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老师能指点一下。{:15_952:}
  • 2014-08-25 09:12:21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临沂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